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风起云涌,国际传播生态发生了哪些深刻变革?置身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事业应该如何迎接挑战、拥抱机遇、创造未来?

6月8日,在由中宣部国际联络局指导、新华社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承办的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有关智库、学者、媒体代表等聚焦相关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上,国际传播工作承担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职责,发挥着彰显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开放胸怀、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

新华通讯社社长傅华表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更加希望聆听中国观点、中国声音。我们要善用信息化之力和移动互联网之变,创新话语体系,丰富产品供给,扩大落地渠道,加强交往交流,更好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国际舆论格局。”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陈贽认为,新媒体时代,创新国际传播应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提升媒体自身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切实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和主张,关键要找到海外受众的关注点和共情点,用他们熟悉的话语体系讲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CGTN主任范昀说,要创新话语表达和叙事方式,努力实现与世界的共情共振。

深圳市委副书记余新国表示,深圳将加快对外宣传渠道建设和媒体融合,创新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立体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故事,为增强中国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彰显深圳担当。

本次分论坛设置了“精准传播·话语构建”“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创新迭代·赛道转换”“智库发声·聚合发力”4个沙龙对话。20余位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

精准传播和话语构建,是国际传播的关键问题。

“国际传播中的斗争精神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看来,中国应该形成自己的指标体系。西方传统量化指标中,任何一个细微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结果的变局,中国有很多很好的来自传统的定性定位方法,讲究大道至简。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要进行高质量传播,也就是价值传播和有效传播,要把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传播得“理直气壮”,这是阻力最小,见效最快的传播。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媒体深度融合的未来走向,以及新技术新应用如何助力国际传播创新,成为与会人士关注的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表示,在国际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实现有效交流,必须减少文化误读,打破信息藩篱。有效运用新媒体和垂直领域的应用,建设新的交流传播业态,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穿透文化壁垒,为今后的中国文化推广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媒体融合不能仅仅谈技术,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数字技术,落脚点一定是为了文化传承、文化繁荣、文化强国。”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说,在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还应该把文明互鉴作为努力的方向。

谈及分论坛对文化强国建设和国际传播创新的关注,深圳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何道宽直言十分欣慰和感动。近年来,年逾八旬的何道宽十分关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信息传播、传统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推动。“从良渚申遗成功、到三星堆考古取得重大成果、再到敦煌等文化遗产大放异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特别关注悠久的中华文明,借助数字化技术,让中华文明传播得更为深远。”一番话语,尽显坚定的文化自信。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媒体的加速变革,当前,国际传播的赛道发生变化,报道手段、平台等愈发多元。

“国际传播面对的是不同国家区域和不同受众,语言文化和思维习惯不同,这要求国际传播的内容和渠道要高度适配,特别是要培养适合国际传播的语言体系和形象表达,让海外受众能够读懂中国故事。我们正着手建立媒体、智库、政府、机构、民间等高效协同的中国式话语体系。”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深圳新闻中心主任黎冬梅说。

“我们还要进入西方主流媒体发声,这也是增进相互了解一个很好的方式。”新华社记者徐泽宇认为,国际传播中,既要在新的舆论空间建立自己的阵地,还应该进一步直接抵达对方的阵地,通过呈现我们自己的话语和叙事争取更多知华友华的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

“国际传播千条万条,基本一条还是沟通中外。”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说,国际传播要有效作用于受众,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规律研究,做到跨国背景下的“识民情、接地气”,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国际传播话语叙事体系。

“中国在国际话语场域中要想获得话语权,首先就需要有自己的原创话语。”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表示,在国际传播中,智库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主动设置议题、丰富话语成果形式、创设国际共识话语品牌等,助力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