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很多人没有想到,地处祖国东北角的老工业基地哈尔滨,会成为开年首个“顶流”城市。作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负责哈尔滨报道的记者,第一感觉就是兴奋和激动,一边感慨“滨子出息了”,一边着手策划采写相关报道。
在这场“网络狂欢”中,如何留下令自己满意、让读者认可的报道,是我和同事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新华社总社各编辑部和黑龙江分社领导的指导、帮助下,我参与策划采写了多篇重点栏目稿件,努力为更多人走近“尔滨”、理解“尔滨”提供“解说”,为喜爱“尔滨”、迷上“尔滨”的人们送上一份礼物,为唱响东北振兴光明论、中国经济光明论增添注脚。
一、不仅“在场”,也要“在网”
哈尔滨迎来“泼天的富贵”,黑龙江分社记者面临“泼天的稿量”。不同于以往单一的突发事件,这次哈尔滨的火爆出圈如同一部连续剧,需要时时追更。从2023年12月18日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的退票风波,到后来“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再到今年初冻梨切块、人造月亮、飞马踏冰、豆花放糖、地瓜配勺、草莓按个卖等一系列“热梗”接连出现,基本上一天会涌现三四个热门话题。
以往,调研采访强调要到达新闻现场一线,而这次报道让我深刻体会到:除了“在场”,保持“在网”的状态同样重要。一边紧跟热点,梳理来自网络的鲜活素材;一边补充采访,了解更多游客、市民如何看待这个有些“陌生”的哈尔滨。《千笔楼|“尔滨”的“哈”,给我们童话般的快乐》一稿,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这场“冰雪嘉年华”带来的幸福、欢乐与祥和,引发网友共鸣,有留言说“哈尔滨的‘哈’是哈哈哈的‘哈’”“快乐溢出了屏幕”,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送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
不仅要“在网”,还要超越网,追求新闻深一度。在很难踩上第一落点的情况下,找准第二落点是报道努力的方向。为什么叫“尔滨”?第一个把冻梨切开的是谁?给台湾游客送糖果的志愿者在哪儿?出租车司机是不是变得更忙了?网红冻梨咖啡是怎么推出来的?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紧急联系、多方采访,连夜采写报道《尔滨!你凭啥?》,其中包含多个独家发现,解码热搜背后的故事。稿件一经播发引发刷屏之效,8分钟之内浏览量达到10万+,“切开的冻梨就像朵开了的花,是哈尔滨人张开的怀抱”等金句,令人印象深刻。
珍惜出圈的机会,黑龙江分社紧急策划重点栏目报道,领导牵头采制“新华全媒头条”栏目报道《“冰城”缘何成“热点”?——人文经济视野下的哈尔滨观察》。从人文经济学出发,我们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最终概括出“冷”与“热”的极致体验、“土”与“洋”的碰撞交融、“闯”与“创”的传承开拓这三对关系,将哈尔滨的城市底色、文化底蕴跃然纸上。稿件登上《新华每日电讯》头版、《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头版头条,被360余家媒体采用,有读者评论说,看完这篇文章才真正读懂了“尔滨”。
二、深入采访,冷静思考
在坚持新闻性的基础上,我们的报道要体现温度、深度和专业度。得益于近几年的冰雪报道经验、跑口积累,以及各位编辑的策划指导,我参与采写了多条解读哈尔滨“冰雪热”的稿件,风格有所差异,角度各有不同,并将这座看得见文化、留得住游客的城市,放置于东北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中探讨,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站位,丰富了内涵。
——“特种兵”式策划,抢占舆论高地。“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哈尔滨‘整不会了’背后是‘整会了’”……挖掘“热梗”传递出来的深意,及时采写“新华全媒+”稿件《“火爆并非偶然”——哈尔滨冰雪旅游一线观察》一稿,点明得益于“准备充分、厚积薄发”,是新闻媒体中较早分析哈尔滨冰雪游为何火爆的稿件,得到编辑部好评,超过118家媒体采用,新华社、新华网等多个客户端浏览量超过100万次。
尽管哈尔滨出圈引发了众多对东北振兴的思考,但其中仍然不乏唱衰的声音。深度调研报道《哈尔滨火爆出圈的东北振兴启示》在《瞭望》新闻周刊及时刊发。稿件客观中立、一锤定音,明确提出东北地区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明确目标定位,革新发展观念,变价格洼地为“价值高地”,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
有了流量,更要传递正能量。冰雪大世界的舞台上,《歌唱祖国》回荡,年轻游客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当成手机屏保;大批游客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排起长队,回望那段沉痛的历史;“小砂糖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观摩“发火箭”,许下努力学习、为国家作贡献的心愿……除了冰情雪景美食吸引游客,我们收集这些动人的正能量瞬间,完成《“尔滨”风正劲,这些动人瞬间值得记录》报道,乘势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在线上线下燃起爱国热情。
——穷尽式采访,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流量是激励,也是挑战。火热程度超乎想象,起初哈尔滨市文旅部门面临很大压力,不愿接受采访。经过多次沟通,政府部门提供了多份内部调研报告和多个报道线索。同时,我深入采访中国旅游研究院、哈尔滨市多家文旅企业、旅游从业者,甚至连冰雪大世界临时招聘的兼职大学生、保安都不放过,探讨文旅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如何将“网红”变成“长红”提供参考。
——从小切口着眼,窥见全域、全局、全球新变化。哈尔滨冰雪游报道每年都做,今年有何不同?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后首个冰雪季、文旅消费全面复苏机遇期、哈尔滨国际冰雪节40周年等节点,在1月5日冰雪节开幕当天,我和同事采写《冰雪节开启 火出圈的“尔滨”再掀热潮》一稿,成为新华社“新华鲜报”开栏报道。
根据新华社国内部“文化·视点”栏目要求,从冰雪文化视角回顾哈尔滨60余年的冰雪历程和人文风情。经编辑加工,《哈尔滨:在冰雪文化里拔节生长》一稿构思精巧、语言轻灵,一改“通稿风”,如同写给“尔滨”的一封情书,被《新华每日电讯》头版采用。
新华社对外部“经济观察”栏目,《冰雪“多棱镜”折射中国消费市场红火开局》一稿,以点面结合、可感可信的人和事,生动展现了消费市场红火开局,映照着政策红利与文旅从业者的联袂成效,折射出中国经济的蓬勃脉动,稿件采用超过150家。
三、抓住大IP,打造爆款
在这场各大中央和地方媒体、自媒体的同台竞技中,挑战无处不在。依托冰雪大IP和符号化元素,主动设置话题,是增强主流报道影响力、传播力的有效探索。
——紧盯大IP,吸引流量。“广西11名小砂糖橘玩转哈尔滨”成为全网热点,新华社微博联动黑龙江、吉林、广西等多个分社,发布了一系列独家视频。从“小砂糖橘勇闯东北”,到砂糖橘与蔓越莓的“双向奔赴”,再到广西金秀瑶族一路北上加入少数民族“快闪”,在中央大街上演黄泥鼓舞……一系列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生动场景,讲述着“南北一家亲、同是一家人”的暖心故事,也是探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火热实践。
——跟踪报道,精选画面。2024年1月3日,罕见雾凇降临“冰城”,新华社微信视频号当日播发“逃学企鹅”打卡“尔滨”雾凇的短视频,诙谐可爱的形象、冰清玉洁的树挂,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点赞量和“小火苗”数量均超过10万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
短视频《小砂糖橘奶声奶气齐喊顶流企鹅淘淘》,展现了“小砂糖橘”在哈尔滨极地馆和“顶流”企鹅一起玩耍的画面,他们头戴企鹅帽子、身着橘色外套,和游客一同大喊“淘淘”。精心设计的“小砂糖橘遇见顶流企鹅还撞衫了”“小砂糖橘奶声奶气齐喊顶流企鹅淘淘”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浏览量超过7400万次,互动量超过5.3万次。网民评论称:“萌萌总动员,小砂糖橘和企鹅宝宝都多了迷弟和迷妹。”这一报道展现了“冰雪+研学”新现象,得到网民认可,激发冰雪研学热情。
——蹲点调研,独家观察。我和同事将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观察此次“冰雪热”的坐标点,三赴中央大街深入采访,包括游客、店家、管委会、演出者等。本地的“小冻梨”、北京的“小烤鸭”、四川的“小熊猫”,还有盘锦的铁皮西红柿、鞍山的南果梨、来宾的沃柑……深入一线,我们抓到不少“活鱼”,记录下这条老街承载的“中国故事”“文旅切片”,同时讲述其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加了历史纵深感。《哈尔滨中央大街:漫步时光,“繁花”绽放》融合报道在新华社国内部“文旅新探”栏目播发,得到哈尔滨市宣传部门好评。有网民称,中央大街不同以往,变身冰雪文旅长廊,成为各地文旅部门“登台演出”的必争之地。
伫立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在滚雪球式的流量加持下,哈尔滨这座“冰雪王国”更加熠熠生辉,希望这里的“冰雪传奇”永不落幕。新华社记者笔下关于“冰城”的故事依旧未完待续,未来会伴随这座城市次第绽放。(作者系新华社黑龙江分社领衔记者、总编室都市采访部主任)
编 辑 吕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