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21世纪面临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国际关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各文明的协作及其在维护稳定和推动发展中的作用特别受到重视。中国新华通讯社国家高端智库9日发布的智库报告《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以中国视角对文明交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智库报告(李鑫 摄)

拥有古老且丰富历史的中国一直致力于与其他文明和谐共处。中国哲学建立在儒家、道家和佛教等思想基础上,这些思想强调尊重多样性、相互学习、和平共处。上述原则也反映在中国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前外交政策中。

在中国看来,文明交融并不意味着一种文明主导其他文明,而是可提供一种协作(即互利合作和交流思想)模式,这在全球化背景下尤为重要。中国呼吁世界各国尊重差异、相互学习、合作共赢。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文明交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不仅着眼于经济合作,也着眼于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中国正在通过这一倡议为各民族间的对话、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搭建平台。

这种文明交融超越经济利益,致力于搭建信任和理解的桥梁。文化交流、教育计划以及艺术和科学领域的联合研究和项目均有助于促成一个更为和谐的国际社会。但文明交融进程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便是世界各国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分裂,以及它们在全球问题解决思路上的分歧。一些国家可能将文明交融思想视为对其自我认同或独立的威胁。

中国则提出一种基于尊重主权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文明交融模式。其基本任务不是统一不同文明,而是为它们的共存和繁荣创造条件。

新华社的这份智库报告强调,文明交融不仅是哲学概念,也是当今世界的现实需要,文明交融应成为国际关系中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并巩固和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协作的中国模式可展示如何通过尊重与合作来实现所有国家的共同繁荣,并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

在各文明间关系紧张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正在为世界提供另一条道路——用对话与合作克服冲突与分歧的文明交融之路。(作者为《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